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 12, 2025的文章

今年往后,钱都是从垃圾堆里翻出来的

圖片
  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,碰上同样回家办事的老杨。 我们寒暄了几句,他说事儿办完了,一会儿就要开车回合肥。 可他迟迟没有动身,还时不时看下手机。 本以为他是在忙生意上的事,后来发现他居然是在某打车软件上接单。 他说:接个顺风车的单子,这一路回去也有一百多。 在我印象中,老杨的生意一直做得风生水起。 随便一个单子,就能赚上大几万,哪里需要这仨瓜俩枣的。 一问才知道,这两年行情不行,导致他的生意一直缩水。 仅存的几项业务,也只是勉强保本。 说话间,老杨突然站起身来,捧着手机说终于有顺路单了。 跟老杨聊的时间很短,却让我想了很久。 以前,到处都是红利,到处都是机会。只要敢闯敢拼肯吃苦,就不愁赚不到钱。 然而这几年,风口渐渐消失。 虽然足够努力,钱却越赚越少了。 想着退而求其次,去挣以前看不上的辛苦钱。 但是却发现辛苦钱也不好赚了。 就说卖菜吧,损耗大,利润薄,脏乱差。 许多摊贩都是天没亮就起来,跑到当地的农贸批发市场拿菜。 靠一斤几毛钱的差价,一天赚一两百的辛苦钱。 但是这几年无数互联网巨头入局开始做起了卖菜生意。 以前看不上的仨瓜俩枣,也成了香馍馍,辛苦钱也成了很多公司迫切争抢的份额。 连大厂都是如此,何况是普通人。 一位从事咨询行业的网友感慨: “以前我被咨询最多的一类问题是,我已经决定进入某某行业,你还有什么建议? 但这两年我被咨询最多的问题是,哪个行业还有机会,能偷偷告诉我吗?” 好挣的钱,被挣完了;不好挣的钱,也有数不清的人在卷了。 还想挣钱的人,以后可能真的要到垃圾桶里去翻了。 如果不小心掉了一根吸管,你会怎么做?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直接向店员再要一根,而店员大概率也不会拒绝。 但对有些人来说,正是这种掉在地上也没人捡的东西,藏着这个时代的机会。 创业博主 @楼仲平 在义乌进货时发现,每次从小商品市场开出来的垃圾车上,都有成千上万根用过的吸管。 当时他的事业遭遇瓶颈,看到这一幕后,决定去做吸管的生意。 周围人无不嗤之以鼻。 毕竟单根吸管的利润还不到一分钱,在大部分人看来都可忽略不计。 楼仲平却认真研究了大量的用户数据,在不影响使用体验的情况下,尽可能降低吸管的直径。 同时通过引入自动化,改善传统的加工工艺,提高吸管的生产效率。 最后,单根吸管的平均成本,愣是被他做到了比同行低30%。 ‍ 尽管这样也只意味着小数点后四位的成本优势,但乘以吸管日均数千万根的用...

养出小心翼翼的孩子,是父母最大的失败

圖片
  最近,刷到这样一则视频。 一天晚上,妈妈在书桌旁辅导儿子写作业。 男孩有些懒散,很多题目不经思考就询问,已经完成的部分也因粗心出了许多错。 反复几次后,妈妈再也忍不住了,对着他一顿怒吼。 见妈妈如此生气,小男孩也知道自己犯了错,变得战战兢兢。 发泄完情绪后,妈妈把笔往桌子上狠狠一摔,起身想要离开房间。 小男孩看到妈妈要走,赶忙伸出手扯着妈妈的衣服。 情绪上头的妈妈还是没平复下来,走到客厅里继续大声吼叫着。 小男孩害怕地趴在桌子上,不知所措地开始写作业。 大约一分钟左右,小男孩又悄悄躲到门后,把耳朵贴在门上,仔细地观察着外面的动静。 随后他拿起笔写了一封歉信:“对不起,妈妈,我以后一定会改正的。” 并把这份道歉信递到了客厅里。 写完作业后,还不忘把被妈妈弄乱的桌面收拾整齐。 看到这里,只觉得格外心疼这个孩子。 然而,视频下方却出现了这样一条评论:“大多数孩子就是欠收拾,吼他一顿就老实了。” 这让我想起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樊登的一个观点: 他说,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误区,总觉得孩子就是得管一管、揍一揍,才会好好表现。 还有不少家长揍完孩子后,也不当一回事,觉得自家孩子皮实,过一会儿又高高兴兴跟没事人一样。 但实际上,孩子变得乖巧听话,不是因为怕了父母的棍棒, 而是因为孩子爱我们远远胜过我们爱他们。 那些一边流着泪一边写作业的孩子,那些默默忍受大人责骂、推搡的孩子,都不过是为了迎合父母,希望父母能够爱他,能够以他为荣罢了。 英语里有个词,叫“ terrible two ”,意思是“可怕的两岁”。 指的是孩子在两岁左右时会经历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,原本乖巧可爱的小天使一夜之间就成了小恶魔,张嘴闭嘴就是“我不要”。 这一点,我自己就深有体会。 儿子三岁多的时候,变得格外叛逆。 那段时间,我被儿子搞得焦头烂额,突然有一天,我发现了一个好用的“魔咒”: “我数到三,立刻给我……” “一……”:儿子停下了手里的动作,怯怯地看着我。 “二……”:儿子匆匆忙忙站起来,执行我的指令。 “三……”:儿子的眼眶已经湿了,但还是努力吸着鼻子,小声地重复着:“妈妈,对不起。” 一开始我很是得意,觉得自己的方法灵验又省事,直到有一天,我听见儿子的房间里传来哭声。 我慌忙跑过去,儿子还在睡着,但却止不住地抽泣。 被我轻轻唤醒后,儿子愣了半天,然后一头扎进我怀里,放声大哭,嘴里还念叨着“妈妈...

《天道》丁元英:情绪稳定,其实是认知高

圖片
  最近,我又重刷了一遍 《天道》 。 从头到尾看下来,我发现丁元英这个人很少有情绪波动。 柏林的资金被人故意冻结,他连生存都成问题,这种时刻,他没有为自己争辩过半句; 在饭桌上被欧阳雪故意刁难,他也不生气,反而给欧阳雪指出了一条发财之道; 他费尽心力扶贫王庙村,但王庙村的叶、冯、刘三人却屡屡质疑他的决定。 丁元英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:“你们请我说我就多句嘴,不请我说我就闭上嘴。” 他从不为任何的人或事发火动怒,仿佛世间的一切,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 丁元英前妻就曾这样评价他: “ 他永远都不会跟你吵,他的每一个毛孔里,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。 ” 而丁元英之所以能做到情绪如此稳定,是因为他的认知,早已超越了常人。 不计较,是因为不在乎。 放眼《天道》这部剧,丁元英被人误解、刁难过很多次。 大多人遇到这种事,可能早就怒发冲冠了。 但丁元英呢,始终跟个没事人一样,仿佛那些是非跟他一点关系也没有。 电视剧里面有这样两段剧情。 第一段,是丁元英去早摊点吃馄饨,点餐的时候就已经把钱支付了。 但当他吃完馄饨要离开时,老板娘却急忙拦住他,说:你还没给钱呢。 丁元英先是一愣,而后从兜里掏出钱,再付一遍,便转身离开了。 这全程,他没有说一句话。 后来跟丁元英前后一起点餐的片警说: 我刚来的时候,看到人家已经给了钱,你怎么还找人要钱呢? 老板娘尴尬地笑了笑说忘了。 很多人这里就看不明白:丁元英明明给了钱,为什么不辩解? 其实,丁元英 不愿和俗人计较的观念是刻在骨子里的。 他这一观念,在与欧阳雪交锋的片段里表现得尤为明显。 当时,芮小丹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爱上了丁元英。 但丁元英总是以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示人。 对此,身为芮小丹好友的欧阳雪很气愤,她打定主意,要将此人拉下“ 神台 ”,坚决不让他高高在上。 于是在芮小丹请丁元英吃饭之际,她仗着自己店长的身份,明目张胆地要求丁元英结账。 丁元英掏出一千,她就涨到两千;丁元英掏出两千,她又立刻涨到三千…… 丁元英见此,便直接问欧阳雪,准备要他怎么做。 欧阳雪继续刁难,让丁元英说一句话女人爱听的话,就放他走。 面对这种侮辱式的威逼,一般人早就掀桌子了,但丁元英却心平气和地说:“发点财,爱听吗?” 接着,他就指定了一支股票让欧阳雪去买,让她赚了一大笔钱。 真正高认知的人,和谁都不争,和谁争他都不屑。 因为他们知道,争来争去,到最后无非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