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月 17, 2025的文章

真正的高情商,是让人放心

圖片
  提到“高情商”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八面玲珑,很会来事。 市场上很多情商课的内容也是什么“高情商聊天术”“待人接物100招”“每天懂一点人情世故”等。 但路长全教授说: 真正的高情商,不是会来事,而是让人放心。 比起一时的技巧,不辜负别人的信任和期待,才是更吸引人的金字招牌。 很多时刻,你让人信任的程度,才是你情商的高度。 高情商的体现是做事踏实。 作家艾小羊曾认识一位合伙人。 对方审美一流,能力强悍,职场更是混得风生水起。 小李想与她合作,挖空心思地讨好他。 打听到对方喜欢新款包,立刻托人从国外买来送去; 听说合伙人喜欢吃饺子,又赶忙奉上自己包的饺子; 节假日不忘发祝福短信,甚至出门旅游也会特意带礼物给她。   然而人选搭档时,合伙人却出乎意料地选了私交不多的艾小羊。   艾小羊好奇地询问缘由,合伙人则感慨:“因为只有你明确告诉我做什么、怎样做可以赢利,你的专业素养让我信赖。” 巴菲特曾说: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。 人与人相处的本质是合作,而决定能否合作的,是彼此的信任基础和处事能力。 有的人漂亮话多,办事的窟窿更多,每一次的合作都让人忧心,久而久之,人们就会避之不及。 靠谱的人,也许不是八面玲珑的社交高手,却总能把事做到位,给人惊喜。每一次相处都省心舒服,自然会吸引别人靠近。 正如《 县委大院 》中的林志伟。   有一次,领导安排他撰写发言稿,他结合主题,很快完成了初稿。 本以为能顺利通过,结果却被一通批评。   为了交出满意的稿子,他反复修改了五版,却通通被否决。 快到截止日时,领导干脆换了负责人。   多日心血打了水漂,他没有委屈申诉,更没有把任务搁置一边,而是坚持修改第六版稿子。 在赶往发言会途中,他将稿子交给领导,诚恳地说: “我之前写的几版,方向都不太对。我重写了一份,不知道有没有补充意义。”   这份踏实靠谱打动了领导,最终领导留用了他的稿子,还将文书工作都放心交给他。 回想你我生活里,那些愿意为之深交的,大多是说到做到,把承诺放在心上的人。 与人相处,很多时候就是用自己的信用值,换与别人合作的机会。 当你拥有让人放心的能力,自然会有无数贵人靠近。 高情商的底色是为人厚道。 《红楼梦》 中贾雨村的故事令人唏嘘。 他本是落魄书生,靠着好心邻居甄士隐接济,才有机会考取功名。 在他担任...

强者从不纠缠,直接买单离场

圖片
  最近重温《天道》的时候,有一个细节让我感触颇深。 高人丁元英,早晨去小摊吃馄饨。 点餐的时候,他已经把钱付过了。 但是当他吃完准备离开的时候,老板娘却急忙阻拦,声称他尚未结账。 换作一般人,这样被人冤枉,肯定要理论一番。 丁元英却截然不同。 他眼神淡漠地看了对方一眼,随即再次掏出钱款转身离去,不留片刻迟疑。 看完不得不感慨: 这才是强者处事的风格。 现实中,很多人都会因为损失与人恶斗纠缠,直到付出更大的代价。 但强者向来干脆利索,绝不拖泥带水。  他们从不为已经失去的人事所牵绊,直接买单离场。 所谓买单,不仅仅是金钱的交换,更是情感的投资、精力的付出。 当你遭遇了利益受损,交到了虚伪的关系,做了很多没有结果的努力。 那么此时,直面现实并果断离场,才是最聪明的做法。 无法挽回的损失,敢于认栽。 生活中,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: 花40元买了电影票去电影院,电影开场20分钟,发现是个烂片。 但因为票已经买了,直接离开觉得吃亏,于是强迫自己看完。 最后,不仅时间被白白浪费,心里还莫名涌起一股怨气。 在某家高分餐馆点了一顿外卖,结果意外难吃得要命。 但觉得既然已经点了,还是硬着头皮把它吃完。 最后,钱白花了不说,还窝了一肚子火。 很多人就是这样,在上当之后,明知继续下去是不理智的。 但因不甘心前期的投入,而执拗选择了坚持,结果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 成熟的人,却能坦然认栽,让身心得到解脱。 作家常书欣,曾经因写出《余罪》而火遍大江南北。 走红之后,他却意外上当受骗。 当时,他在网上认识了一名书友。 对方自称是他的粉丝,经常主动对他嘘寒问暖。 常书欣有些受宠若惊,时不时会跟对方聊几句。 闲谈中,书友说起了自己悲惨的身世,鼻涕眼泪哗哗流下来。 说着说着,便开口向常书欣借1000元。 常书欣想都没想,立马给对方转了过去。 但钱到账之后,书友便人间蒸发,彻底没了身影。 常书欣这才反应过来,原来那个书友编造了一堆故事,只为骗取自己的1000块钱。 家人劝他,要想方设法追回损失。 常书欣的做法却令人意外:他说自己不要钱,因为这件事是“最好的教训”。 为了让更多人免于受骗,他把自己的心得写了出来,出版了《反骗案中案》一书,得到无数读者好评。 从那以后,他处事更加警惕,再未落入过他人陷阱。 中国有一句老话,叫做 “覆水难收”。 很多失去的利益,就如同泼到地上的水一般,...

40岁之后,重新激活自己

圖片
  你有没有一种感觉?年纪越大,时间过得越快。 童年的时候,在乡野的田地里奔走,在夏日的蝉鸣中昏睡,日子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。 但中年以后,日子单调沉闷,感觉时间呼啸而过,眨眼就是一年。 年复一年,让人焦虑,让人怅惘。 在进化心理学上,焦虑是一种心理机制,督促人做出行动,做出改变。 剑桥大学教授大卫·班布里基在《中年的意义》中说: “早年的生命因为新的挑战而延长,中年的生命因为缺乏新的经验而在眼前压缩。 主观上的时间加速,让人们产生急迫的感觉,让我们重新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。” 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 生命就像一个水潭,没有活水,就只能慢慢浑浊,慢慢腐败。 中年以后,学会打开自己,尝试新的事物,人生才能重新激活自己,焕发生机。 摄取新的知识 前段时间,又刷了一遍老版的《笑傲江湖》。 不是我想看《笑傲江湖》,而是我发现自己没有耐心去看新片了。 我年轻的时候吐槽我妈老爱看“知青下乡”的剧,对年轻人的剧都嗤之以鼻。 现在我也快变成了我老妈。听老歌、看老电影、读旧书。 心理学上认为:一个人衰老的标志,是失去好奇心。 一旦不再摄取新知,人就会变得慢慢僵化。 就像是现在的AI,一旦停止投喂新的内容,它就会停止学习,停止进化。 看过一个国外的研究。 人的思维开放程度在40岁和70岁会急速下降。恰好对应着人的中年和老年。 古人说:四十不惑。 在古代,四十岁的人已经可以说对人生的疑惑很少了。 但是现在时代发展太快了,一旦停下脚步,就很容易成为时代的僵尸。 作家闫红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: 单位里提倡无纸化操作,新进来的年轻人都要学习做版,她们学得快,p图、拼版,几分钟搞定。 闫红则把自己归为老编辑,不做版,每天眼巴巴地等着美编“拨冗”帮她拼版。 她说,感觉自己像个不会智能手机的老年人。 这种“我老了”的心态,让她的心情变得无比灰暗,状态也一度沉闷。 有天她回家,老妈开车带着她去商场,交停车费的时候,管理员对这位白发司机的年龄产生了好奇。 她老妈说:71了。那一瞬间,她感觉自己老妈好酷。 老太太65岁靠自己努力拿到了驾照。古稀之年看韩剧、玩表情包、学习写作,日子过得有声有色。自己才40多岁,怎么就能觉得自己老了呢? 闫红开始慢慢改变。 单位团建,有个走钢丝的项目,大家都说这是年轻人的游戏,但闫红还是奋勇向前,一步一步走到终点。 下来后,那种解锁了新技能的成功感,让她兴奋了很久...

一个人内心强大的十种境界

圖片
  据统计,每个人每天都会和自己进行5000次对话,其中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否定自己: 我很差、我不行、我做不到、我很糟糕…… 这一切都源于心不强大,内核不稳。 内心不强大,生活的一个风浪就能把你打倒;内核不稳,外界的一点波澜就将你摧毁。 当然,是否强大并不依赖身体和物质,而是在经世历人中慢慢磨练出来的。 以下十种境界,我认为可以判断出一个人内心强大的等级,看看你修炼到哪一级了? 01 不我执 佛教中有一个术语——“我执”。 就是要外界按照“我”的标准和规则来运转,如果不按我的来,我就会痛苦、生气。 《唯识述记》里说:烦恼障品类众多,若不执我,无烦恼故,我执为根,生诸烦恼。 可以说,除了身体上的病痛,人生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源于此。 然而世事无常,命运难测,人间许多事情我们无力左右,也无法改变。 不如试着把所有经历都当成一种馈赠。 允许一切发生,告诉自己,凡是发生必是来丰富我,成就我。 当你不再跟自己较劲,任由万事自然穿过生命。 你会发现所有糟糕的人和事,终将成为你成长的契机。 内心强大,不是控制一切,而是允许一切,接纳一切,承受一切。 02 不在意 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在27岁那年火遍全球,《时代周刊》为他定制了一期特刊。 可当杂志送到片场时,他连看都没看。 制片人对此很是讶异,斯皮尔伯格解释道: “如果相信他们对我的称赞,我接下来就会相信他们对我的攻击。” 心理学有个词叫FOPO(the fear of other people's opinions):害怕别人的意见就困于他人的评价。 一个人成熟与否,体现在他对外界评价的态度上。 就像 《逍遥游》 里的宋荣子“举世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非之而不加沮。” 所有人都夸赞他,他不会因此更快乐,所有人都否定他,他也不会感到沮丧。 他有自己笃定的节奏,所以不会因为别人的声音乱了脚步。 内心强大,不是去证明什么,而是能屏蔽什么。 03 不解释 曾有人在微博上问蔡澜:我该如何面对别人的非议? 蔡澜回了四个字:不理没事。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,并不影响它的巍峨,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,并不影响它的辽阔。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,别人嘴里的你有多少个版本。 懂你的人无需解释心自明,不懂你的人即使你说破嘴皮也显得苍白无力。 古人说:不辨是非,得大自在。 你没办法去改变别人脑子里的看法,不如踏实走好自己的道路。 内心强大,不是在口头上赢得别人,而是打...